2011年我校获准设置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下简称学位点),由信息工程学院与管理学院共同建设,分别授予1201管理学和0871工学硕士学位,目前已形成中医药标准化与信息化、中医药数据处理与分析、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障、医药经济与管理等四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拥有一支由中医药、管理学、信息技术、数学等多学科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25人,其中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名师工作室负责人1人,正高10人,副高15人。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2021年度获批为湖北省优势特色重点培育学科,学位点还拥有国家中医药局中医药信息学重点学科、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培训与研究中心、中医药信息学继续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项目监控平台技术服务保障中心,湖北省中医药信息研究中心、湖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名师工作室、湖北省一流教学团队、医药经济与管理、农村医疗保障两个校级研究中心、湖北中医药大学应急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大数据发展研究中心、中医药标准化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学科平台。
2022年度,硕士生招收人数为10名,共有在读研究生22名,毕业及学位授予人数为8名,就业率100%。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学位授权点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与服务全民健康、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为己任,全面推进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项改革,强化研究生日常管理与服务,提升研究生政治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思政进支部、进团队、进课堂,强化课程育人;二是通过党建结对、智力支撑、实践基地建设等方式,加强校地全方位合作。与武汉市青菱渔场党支部举行党建共建,以“党建红”不断引领“生态绿”,组织师生党员志愿者下沉黄家湖社区开展义务维修电脑活动及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意识和服务中医药发展的意识;三是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契机,提升思政育人实效。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文化宣传作品设计大赛》、《“学习二十大”百生讲坛》《“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云歌会》、“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讲授专题党课等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子认真研读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准确理解其深刻内涵精髓,以新思想指导和培育时代新人。
本学位授权点现有研究生党员14名,每个学院均配备研究生事务管理人员1名,辅导员1名。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本学科积极认真执行学校有关研究生培养制度,并根据学位点的特点不断完善,旨在保障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培养成效及影响力。
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定期开展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培训与考核,多名导师评为学校三育人先进,1名研究生导师评为学校三育人标兵;2022年引进博士教师8人,1人获评为楚天学子,导师队伍(数量及水平)能满足研究生培养要求。另一方面,加强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学习及落实,做到事前计划、事中监管以及事后考核规范化,切实保障研究生培养制度落到实处。2022年管理学院在导师分配资格上提出了新举措,硕士生导师必须有研究课题才能给予学生分配。
进一步改善研究生学习环境。学科团队人员多次研究讨论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工作室与研究室功能定位、房间布局、强弱电建设等方案,重点开展了研究生工作室及研究室墙面翻新、强弱电改造、定制柜子和桌椅等,优化了研究生科研条件,改善了科研实验环境。
认真组织实施研究生专业课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命题规范,考试过程严谨有序,确保培养环节管理规范。积极促进研究生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及各类实践教育活动。本年度本学科举办了濒湖论坛学术报告会2场,博士论坛学术交流2次,10次杏林经管论坛和杏林经管研究生论坛及多场医疗卫生信息化学术讲座。研究生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国际合作交流活动情况累计20余人次。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加强研究生课程的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了研究生课程授课教师负责制;开展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建设了《信息资源管理》、《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两门网络资源课程。依托湖北省中医药信息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通过参与本校举办湖北省中医医院院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会、第三届湖北省中医药信息大会暨智慧中医医院建设及新技术应用培训班、湖北省2022年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培训班等活动,锻炼了工作能力;积极鼓励研究生开展境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本年度共2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并做论文展示,17人次参与国内学术交流,拓展了学术视野;多名同学深入医院、企业开展实习实践,提升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本年度教育质量总体有所提升,学位论文抽检合格,学生选题切合专业培养计划要求,而且具有较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12篇,《中草药质量安全评价及预警监测调查研究》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三等奖;《杏林使者传国粹,中西并蓄护健康》创青春挑战杯省赛铜奖;《中医药文化创新传播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基于中医药学名词的知识图谱系统设计与实现》、《中医药脾胃病知识图谱构建》获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大健康智能研发中心等共同举办的第一届中医药知识图谱大赛决赛二、三等奖。
本年度招生人数较以往有了较大增长,学位点将加大招生宣传力度,严把录取质量关,在原招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新增新媒体宣传渠道,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改善生源质量,提高第一志愿报考率和录取率。
六、改进措施
本学位授权点将持续加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改革,并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努力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二是提高导师队伍学术水平,鼓励导师队伍走出去,与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同行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三是优化研究生日常管理,强化学术导向,营造良好的师生工作与学习氛围;三是紧密结合学术发展前沿,强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加强校内外学术交流,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